結束了1/21.22兩天回新竹教育中心的"SPA"課程且通關後,

終於正式取得投資型商品的招攬資格了=.=,

雖然在之前早已對這類保單有相當的認識,每天都要不斷接觸市場脈動-.-,

簡單來說,投資型保單只是介於傳統壽險及真正的萬能壽險及變額萬能壽險中的過渡產品而已,

投資風險由"要保人"承擔,盈虧自負,但是也同時享有保障與投資的功能,

我想這是新時代理財的趨勢,畢竟歐美.澳洲等先進國家投保率早已7.8成甚至100%,

台灣也才是這幾年才開始引進.銷售。

可能是習慣平日工作,突然要坐著上課兩天顯的坐不住-.-

隨著講師的進度,腦子裡也一直思考許多問題,

"如何理財",確實是我進金融業以來最喜歡思考的問題。

經歷"兄弟事件"帶來的全球金融海嘯,有的人畢生的積蓄腰斬,甚至化為烏有-.-,

若單靠"微利"時代所提供的微薄利息可能要花"不少"時間才能再彌補損失的部分...

舉個例子來說:若投資100萬歷經金融海嘯後,攔腰剩50萬。

如果從此不再投資而想要回到原來100萬的水平,那用50萬繼續靠微薄利息複利增值,

以現在存款利率0.8%=>算1%好了...則要再存70年左右才能回到100萬,中間假設利率波動不大,

而且還沒考慮70年後的通膨影響...(注:這裡不是刻意跟存款機構作比較-.-)

聰明的讀者應該有一些"理財規劃"的念頭了吧-.-

當然不是強迫一定要"投資"

股票.基金.債券.定存.保險...各式方式皆可。

"資產配置"的觀念相當重要!不要讓辛苦賺取的積蓄放在同一個籃子-.-

妥善的"資產配置",我想是可以創造所謂經濟學上"效率前緣"最佳投資組合的!

而且要清楚自己的投資屬性,~千萬不要購買"預期"高收益,但是"保證"高風險的商品。~(這一句要看的清楚)

高收益只是"預期",但是高報酬卻是"保證"有...

若聽到"連動債",其實不用太慌張...

斯斯有兩種,"連動債"也有兩種-.-,

以保本連動債而言,是以折價剩餘的金額來購買所連結標的的選擇權(買權)。

買進選擇權具有以小搏大的特性,且其最大獲利可能理論上並無上限,

而最大可能損失則僅止於所購進選擇權的全部權利金。

因此當所連結的標的表現良好時,所購進的選擇權即能創造獲利,故可以按連動債發行的成就條件配息給投資人。

反之,當所連結的標的表現不佳時,到期可能損失全部的權利金,因而無息可供配給投資人,

但由於零息債券到期是以面額償還,因此雖無配息可拿,但至少是保本的情況。


以不保本連動債而言,情形則有所不同,不保本連動債是賣出賣權(看多架構)。

賣出選擇權具有以大搏小的特性,且其最大獲利可能僅止於賣出選擇權的全部權利金收入,

而最大損失可能則為標的價位下跌至零。不保本連動債因為是操作賣出賣權,因而有權利金收入,

故不保本連動債通常會先有固定的配息可拿,但一旦所連結的標的表現不佳時則會有損失本金的可能。

另外賣出選擇選擇權的地位因是獲利有限損失趨於無限的特性,故另須支付保證金,

而所購買的零息債券主要不在賺取折價利息,而是在於充當賣出賣權保證金的性質。


結論:保本連動債:損失有下限,獲利無上限
不保本連動債:損失無上限,獲利有上限

但是內容其實還有許多"眉角",還是謹慎為上策!

信用風險.匯率風險.強制贖回風險.提前贖回風險...(講不完啦!!!!怒)

這些只是我在研究經濟學的部分內容,與大家分享

.............

本來只是想分享一下近況-.-,結果被迫打了太多-.-怒

預祝大家年終獎金口袋滿滿.事事順順利利!!!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mile93b100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